学校首页    English    
师资队伍

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研究所——流体力学 “兴海”学术团队

  发布时间:2022-02-23  浏览次数:11879

一、团队简介

流体力学“兴海”学术团队具有良好的历史传承和研究基础,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老一辈水动力学专家戴遗山教授、贺五洲教授、黄德波教授等就在我国船舶水动力学方面做了开创性工作。近20年来,针对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性能船舶发展需求,团队在段文洋教授的带领下,深入开展了船舶与海洋结构物水动力性能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创新性研究成果,支撑了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和国家船海装备研发需求。近5年来,团队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部级奖项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省研究生精品课程,以及省“头雁”团队等多项荣誉。

团队现有教师队伍17人,其中国家级人才2人,正高级8人、副高级5人。

二、科研基础

   在船舶与海洋浮体水动力性能分析方向,团队基于原创的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开发多套求解器和工业软件,拥有数千核高性能计算平台和并行计算软件环境。团队开拓发展了学科的船模水池、海工水池、内波水池,以及相应的配套设备仪器等,可开展高性能船舶/海工平台各种水动力性能试验,为学术研究提供良好的研究基础环境。

   团队与中船701所、702所、708所、上船院、627所、大连、上海等多家船厂,以及CCS、BV、DNV船级社,国内外船海知名大学等均有良好的合作,共同开展项目研究。

   团队的国际化特色突出,依托教育部“极端海洋波动场前沿科学中心”和科技部“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目前已与挪威科技大学、葡萄牙里斯本大学、法国马赛理工大学、英国伦敦城市大学、法国南特中央理工大学、法国BV船级社等国际知名学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关系,在研究生联合培养方面深入合作,为拓宽研究生国际视野,增强科研创新和国际交流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标志性成果

团队创建了泰勒展开边界元理论,开发了数值水池势流求解器TEBEM,能够准确高效的进行船舶波浪增阻预报,目前已经应用于我国三大主流船型的设计;创立了高精度层析水波理论,解决了制约数字海洋和船舶智能航行关于海洋环境非线性波浪高效模拟技术,达到了目前国际水波模拟的最高水平;研发了数值水池粘流核心求解器CGCFD,目前已经应用于我国第七代深水半潜式平台的设计;开发了数值水池试验系统V1.0(www.numericaltank.com),为注册用户提供船舶与海洋工程数值试验云服务,用于船型优化设计;数值水池创新专项(一期)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三大主流船型的设计和新船型开发,用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10余条船的接单设计,用于中国船级社的法规制定,用于南海岛礁浮式防波堤的设计;为IMO最小推进功率评估导则提供了中国方案,增强了我国在最小推进功率导则制定中的话语权,为争取行业利益提供了技术支撑。

团队共承担来自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行业内的相关科研院所和生产单位下达和委托的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46项,团队承担项目经费1.6亿元。其中国家重大创新专项1项,牵头民船科研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面上/青年项目共17项。近5年,团队在《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Physics of Fluids》《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Ocean Engineering》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得授权专利2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3项。团队负责的《海浪理论》课程2018年被评为本科生品牌课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原理》课程2020年被评为黑龙江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2021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一流本科建设课程;《理想流体力学》课程2022年被评为黑龙江省研究生精品课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原理》《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两部教材被列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十四五”规划教材。

四、团队文化

为了更好的培养青年人才,团队制定了开放、联合、共享、公正、透明的管理制度,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让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个人价值得以实现,更好地践行“为船为海为国防”的使命,进一步满足国家船舶海洋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

团队十分注重青年人才的培养,大力挖掘“潜力股”,努力为青年人才搭建“舞台”,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宜。

一是通过项目支持,锻炼其科研管理和组织决策能力。团队为青年人才提供主持或承担科研项目的机会,目前已有多个民船科研领域的重点科研项目都是由青年科研人员挑大梁、担重任,这既有利于提高其把握科技前沿和组织科技创新活动的能力,又能增强青年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通过平台支撑,增强其科研创新和团队合作精神。团队主动为青年人才提供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为青年人才提供目标导向的科技创新活动机会,激发其创新热情,鼓励其自由探索,以引领性和前瞻性的科研意识带动团队发展。







0451-82519910
版权所有 © 2015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    管理维护:船舶工程学院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哈尔滨工程大学船海楼    技术支持:信息化处    邮编:150001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