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海洋航行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简称“实验室”)源于“哈军工”海军工程系造船科103教研室。2002年,国家批复依托哈尔滨工程大学建立了“水下机器人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创始人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玉如教授,实验室依托“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双一流”、A+学科建设,研究方向为:先进无人平台、智能控制、海洋环境感知、集群智能技术。2018年,推动成立了国际首个“海洋机器人”本科专业,实现了本硕博贯通式高层次人才培养。2024年,在原水下机器人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基础上,优化组建为“智能海洋航行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十三五”以来,实验室承担来自国家科技部、国家基金委、工信部等纵向项目近100项,牵头研制全海深AUV创造了10896米的潜深新世界纪录,国内首创极地AUV、多栖航行器、潜空跨域航行器、海洋能驱动航行器、无人集群全自主博弈等创新技术,研发能力上实现了微小型到大型的尺寸谱系化、浅水到全海深/极地的潜深全域化、自主到群体的运用集群化、探测到作业的功能多元化,发表专著/教材13部、SCI论文500余篇、授权专利200余项;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奖2项、省部级奖励30余项,有力推动我国海上新域新质能力生成。
实验室七十载源远流长、传承创新,形成了“开源聚才、同心凝智、学用至善、融合创新”的“智水精神”,不断践行“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使命担当。现有教职员工50余人,入选人才国家级7人次、省部级16人次,担任973、173、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6人次,研究生超200人;拥有办公用房、深水综合实验水池、水平循环水槽等固定资产近2亿元。该实验室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全国教育先进集体”、首届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第21届全国青年文明号集体、中国产学研百佳科技创新团队、黑龙江省首届“头雁”团队等荣誉称号,现已成为我国海洋机器人领域最大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策源高地。2016年、2018年、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检阅实验室研制的海洋机器人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