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方向有船舶设计与建造技术和船舶总体与系统技术两个团队,现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1人。
主要研究方向为“船舶和海洋工程总体、关键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等,“十二五”期间,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励6项。参加国家级学生创新活动19项,获得国家级竞赛奖励30项。发表6篇教改论文,出版教材4部。培养研究生188名,其中4人赴美国、英国和芬兰等国进行专业学习,7名教师赴俄罗斯、美国、德国、英国等国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
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发表高水平论文80余篇,获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约30项。承担科研项目近百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防预研、型号科研、高技术船舶专项、国际科技合作,以及教育部、省、市科技攻关、民品横向等。完成的科研任务中:
“多功能载人潜水器技术研究”实现了远距离探测与近距离位姿测量(找得到)、高海清高精度动力定位(稳得住)、大纵横倾对接(对得上)等功能;
“自治式潜器搭载对接技术研究” 取得了潜器自主寻的、导航、控制并最终准确进入预定海域水下回收装置的标志性成果;
“系列化操船(艇)模拟器”突破了船舶六自由度数学模型与运动实时仿真、海洋环境仿真与可视化、多重分辨率建模与实时动态绘制、三维人机交互式仿真以及海量仿真数据库/模型库的设计与实时调度等核心技术;
“80节三体超高速试验艇”、“双体局部气垫试验船”等10余艘舰艇舱室环境工程改进设计与工程实施工作得到了装备部门和船企的广泛认同;
“舰船总体仿真验证及评估研究”,建立了国内外典型大型水面舰船数据库和总体性能仿真验证评估指标体系;形成了大型水面舰船主体参数、总布置、航行性能、舰载机出动回收能力、舰面布列调运等仿真验证评估方法,完成了大型水面舰船总体性能综合评估系统平台的构建,为今后国内舰船总体性能的综合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