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海国际名师云讲堂
(第一期)
International Master’s Cloud Lecture of Ship and Ocean Engineering
讲坛介绍
船海国际名师云讲堂旨在邀请国际学术知名学者分享和讲授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国际前沿热点问题,并与国内研究学者进行交流讨论,以提升国内研究学者对于国际研究方向的认识和了解。
云系列讲堂的第一主题是砰击水动力学相关研究进展,共分为四期,每期的时间为每周六的17点至19点。讲堂设置两个环节,第一环节由主讲嘉宾根据本期主题进行相关讲座;第二环节由两名硕士/博士研究生根据本期主题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介绍和讨论。
第一期简介
主办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
舰船与海洋平台总体技术研究所
本期联合承办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学院
水动力研究所
召集人
倪宝玉 教授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
孙 哲 讲师
(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学院)
时间
2020年12月26日 17:00-19:00
本期讲堂主题
砰击的物理问题
(Physics of slamming)
主讲嘉宾
Aleksandr Korobkin
教授
Aleksandr Korobkin,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博导。1980年毕业于新西伯利亚大学应用数学与力学系,1985年获得俄罗斯拉夫兰提耶夫流体动力学研究所流体力学方向哲学博士,1995年获俄罗斯科学院理工博士学位。1980-2007年间在俄罗斯拉夫兰提耶夫流体动力学研究所工作,2007年被聘为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在流体与结构物相互作用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于2009年获得了著名的船舶流体力学最高奖项“温布洛纪念讲学奖(Weinblum Memorial Lectureship)”。Korobkin教授曾经组织过国际学术会议5次,受邀参与国际会议做大会报告10次以上。迄今为止,Korobkin教授出版专著和编著10本,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会议论文100余篇,在线性与非线性水动力学、流固耦合分析以及有限元方法等方面均有所建树,学术水平在该领域享有胜誉。
研讨学生
袁广宇
博士生(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
男,26岁,中共党员,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冰的力学特性研究;高速水射流的载荷特性及破冰机理研究。现阶段已发表SCI论文1篇,在审SCI论文1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受理发明专利7项;授权软件著作权2项;参与国内冰力学相关会议并进行大会报告3次。
报告题目:高速水射流载荷特性及破冰机理的实验研究
摘要:高速水射流由于其环保高效的特性已广泛应用于岩石切割、采矿、油气钻探等相关工程领域。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采用高速水射流的载荷特性进行破冰。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了这种方式可能性,并研究了高速水射流破冰的机理。通过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重点研究了高速水射流速度、相互作用距离和冰板厚度等参数对冰裂纹产生和破损模式的影响。分析了损伤模式与这些参数之间的关系。
冯松
博士生(大连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
男,31岁,中共党员,大连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2018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结构物入水流固耦合算法开发,包括基于BEM和HPC的数值方法以及基于Wagner理论的半解析方法。现阶段已发表SCI论文1篇,在审SCI论文2篇,EI论文一篇,授权软件著作权2项;参与船舶与海洋工程CFD相关会议并进行大会报告1次。
报告题目:基于BEM-MSM耦合和半解析法求解楔形体水弹性砰击问题
摘要:入水现象广泛存在于船舶与海洋工程(如恶劣海况中高速船船艏在与波浪之间循环砰击)以及航天工程(如水上飞机在海平面上的降落)。入水过程中湿表面迅速增大,附连水质量急速增加,从而在固液交界面形成强烈的非线性冲击载荷,容易造成局部结构屈服失效或者疲劳损伤,因此有必要在设计阶段根据特定物理模型预报结构的响应从而评价结构抗砰击强度。本报告结合两种基于势流的方法模拟弹性楔形体入水过程中流固耦合过程,分别为基于BEM-MSM的数值耦合和基于Wagner理论的半解析方法,为船舶设计阶段快速评估结构强度提供理论基础。
云讲堂进入方式
云讲堂在MS teams软件平台上举办,本期的会议链接为:https://bit.ly/34FuIXk。
复制链接到浏览器中打开,可选择直接用浏览器进入会议,或者下载MS teams软件,用MS teams软件进入会议。
Tips
建议使用Google、Firefox浏览器打开会议链接。
下期预告
举办时间:
2021年1月2日 17:00-19:00
主 题:砰击问题的数学模型(Mathematics of slamming)